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

期末自評

評分:7/10
這學期本來是抱著選多一點課來讓自己三下不會太無聊的,結果沒想到是摧殘自己的開始。
課上著上著就越覺得自己和這裏有點格格不入,也常常想著一個沒有太大熱忱的自己在這裡
是不是很浪費時間。也想過要不要放棄修這堂課,但是又因為一個對自己的堅持所以就一路
稱了下去。不知不覺,最後的報告也結束了。這學期也迎來最後的尾聲。雖然一路上充滿了許多 好累阿 好麻煩阿 我在幹嘛阿等等的情緒,但這也都過去了。我自認為,我學到了很多。
不只是知識上的成長(小部分),心理的層面(大部分)也成長了不少。我一直想著要退選,但是卻不知不覺的就要結束了。現在想想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。退選的動作,就操作一下滑鼠或是動動手指,這麼簡單的動作。但是總覺得,做了之後我一定會少了什麼。除此之外,有的時候不是你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。好比找工作或是在職場的生活。並不是一句:這個我不想做,我想換別的。就能應付了事。公司大可請你走人,畢竟他們要的是員工,而不是個只做想做的事情的學生(雖然在空洞模式下的我來說說服力超低就是了)。但是至少我還是有做好該做的事情,我努力了,也撐到了最後,所以我給了自己這個分數。我是很想給10獎勵自己怎麼那麼有毅力。但是有3分是警惕自己的虎頭蛇尾(或是一條完整的蛇?)。感謝老師這學期的擔待,然後包容我遲交作業,雖然很難保證我以後記得多少上課的東西,但是我應該會記得我修了這堂課。我覺得自己不算是個認真的學生,所以祝老師期末快樂,你從我這邊解脫了。

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

5/29

心得:今天是第二組的回合 一進教室就看到了教案以及PPT等相關內容是我覺得不錯的點。雖然少了點刺激,但是能夠讓大家更快進入狀況。教學方面強調相似聲母的不同處,使學生容易辨別。遊戲設計方面,直接使用投影幕能夠減少書寫例句的時間,但是這次是因為人數不多加上效果足夠,不然在激烈的競爭下是有點難區別哪張是誰貼的。飛鏢不錯玩。

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

5/22

心得:
1.coogle教學受益良多
2.教學範圍應制定明確
3.盡量準確發音
4.不喜歡玩遊戲
5.遊戲能檢測學習成效

2019年5月11日 星期六

5/7

1.構成語音的4要素?音長 音高 音量 音色
2.為何ㄙ ㄕ 在北京人耳裡有區別 在香港人耳裡卻沒有? 生理發音方面是可行的但是社會屬性裡卻有所差異 雖然發音有別但是對於香港人 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上這兩個音是一樣的
3.音量讀音輕重能夠影響哪些層面? 區別語義 感情程度 邏輯關係


Q1.為什麼大部分的男性聲音都比女性低沈?接電話的時候,你能分辨熟人的聲音?這是屬於語音的物理現象四要素的哪一項?

A1:男生的聲帶比女生長,長3/10弱,所以男生聲音比較低。能/不能,音色。



Q2.承上題,該要素也有三項成因──發音體(物體)、發音方式(方法)和共鳴器形狀,請問人類的發音體、發音方式及最主要的共鳴腔為何?

A2:口腔、鼻腔跟喉管。


Q3.語音必然表現出一定的民族特徵或地域特徵,那台灣的語音特徵有什麼呢?

A3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tMszERo44A&feature=share


Q4.根據發音器官圖,請將發音器官分為主動發聲器官和被動發聲器官。(閱9, 閱10, lvl.1)

A4:

主動:嘴唇、口腔、舌頭

被動:其他發音器官圖上的器官例如,聲帶。


Q5.語音的物理屬性有四要素,發現生活周遭的例子並說明。 (閱9, 閱10, lvl.1 & 2)

A5: 

音色 不同人說話音色不同,可以辨別

音高 透過音調聲調不同,造成語意不同,真的。真的?

音強 可以透過音強來分辨事情的急迫性,你給我過來。

音長 依照音長不同可以表達情緒,好~ 好!
Q6.將人類的發音器官依決定音色的因素分類。(閱9, 閱10, lvl.1 & 2)

A6:音色是由音波形成的不同來決定。聲帶屬於音色。
Q7.為什麼語音存在與變化有一條「約定俗成」的原則(社會屬性)? (閱9, 閱10, lvl.1 & 3)

A7:為了統一好管理。

心得:影片內雖然是用一種搞笑的方式在形容不同地方說話的特色,但是嘲笑或是因此產生歧視或是霸凌是不好的喔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uFjG-THsqA     台中人覺得微妙   (´・∀・`)



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

5/1

自己問題:
1.韻母包含哪三個部分? 介音 主要元音 韻尾
2.注音符號分韻母有哪六種? 單韻 副韻 聲隨韻母 兒化音韻母 結合韻母 空韻
3.為何ㄙ ㄕ 在北京人耳裡有區別 在香港人耳裡卻沒有? 生理發音方面是可行的但是社會屬性裡卻有所差異 雖然發音有別但是對於香港人 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上這兩個音是一樣的

課堂討論:
Q1.廣義的韻母包含了哪些部分?書中如何分類韻母?

A1:韻母包含:韻頭、韻腹、韻尾跟聲調\一、單韻母 二、複韻母 三、聲隨韻母 四、兒化音韻母 五、結合韻母 六、空韻


Q2.聲隨韻母,在普通話中又稱為鼻韻母,有前後之分。前鼻韻母為an/en,後鼻韻母為ang/eng,前後兩者之差別在哪裡?

A2:ㄢ、ㄤ同屬鼻音韻尾,唯ㄢ為舌尖鼻音,尢為舌根鼻音。ㄣ、ㄥ主要元因同屬央元音,又同為鼻音運尾。


Q3.第五章以解說及詞句、短句、繞口令練習的方式在教導母語者,對韻母發音練習是否有幫助,若否,哪部分要微調?

A3:有幫助!

Q4.根據〈外國人學中文碰到的囧事〉和〈老外說中文〉,外國人說中文時容易出現的偏誤,有那些種類?(Ch.2, Ch.4, Ch.7, lvl.1 & lvl.3)

A4:聲調、語序、ㄢ ㄣ ㄤ ㄥ 不分


Q5. 韻母發音的特徵為何?元音的響亮度是由哪個發音因素控制?(Ch.4, lvl.1)

A5:由於元音是構成韻母的主要因素,都是濁音,其特徵為可以獨立發音。

氣流通過口腔時,受到上下唇型變化,所以即使舌位高低、舌位前後相同,嘴型改變後,元音發音亦產生變化。

Q6.前山後山圓眼嚴:前山有個嚴眼圓,後山有個圓眼嚴;二人上山來比眼,也不知嚴眼圓的眼圓?還是圓眼嚴的眼圓? 這個繞口令主要練習的是哪兩個韻母?這兩個韻母要如何區別及怎麼進行教學?(Ch.5, lvl. 2)

A6:ㄧ、ㄩ差別。嘴型的不同,浮誇的示範帶著他們練習。


課堂心得:
我們在教學時在解釋ㄢ ㄥ等較難區分的音時 假使我們真的能夠讓他們正確的發音,但是一旦離開教室,進到我們的生活使用的時候。有時候過於正確的發音有時會引來側目。這並不是說正確不好,而是在台灣 
這種不太清楚的說話方式是我們的特色。

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

4/24

1.發音的的共鳴器有哪些?  
2.為何台灣人的ㄓ ㄔ 的發音不標準 
3.對於台灣人發音不標準你覺得如何? 學校教育沒有特別強調要發音準確 在我們的上一代在和我們說話的時候也不會特別去強調發音 長久下來的結果


Q1.濁音、清音的成因的差別是什麼?
A1.聲帶振動與不震動的差別

Q2.為什麼台灣人在ㄓ、ㄔ、ㄕ、ㄖ(翹舌音)的發音上時常被其他人覺得不夠精確呢? 
A2.人的惰性,教學上也沒有特別強調,沒有標準化教學。

Q3.台灣人的華語發音,若以普通話的標準來看,受方言影響頗多,那麼臺灣老師在教導外國人中文時,如何讓他們準確地發音?
A3.以普通話的標準教學,放大差異跨張一點。解釋口腔的構造來矯正

Q4.根據印尼女孩Fiona的影片,她在發音上,有哪些語音可多加練習?(或稱「偏誤」:義指語音上,與標準音之錯誤差別?(Ch.3 & 7, lvl.3)
A4.有,聲調,ㄕ(橋舌音)

Q5.聲母發音的特徵為何?(Ch.2, lvl.1)
A5.氣流自肺部呼出以後,或擠壓而出,也有因持阻時間較長,氣流改從鼻腔通過,由以上因素分別產生的微弱聲音

Q6.聲母發音方法分為哪三大項?(Ch.2, lvl.1)
A6.不同形式不同位置、聲帶是否摩擦、氣流通過口腔時的強弱





心得:
電子書要用學校的IP真的很麻煩 



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

4/17

1.在民國幾年ㄦ話韻 附於ㄦ韻中成為韻母 A:民國30年
2.輕聲既然可以調節說話節奏也能也符合調整說話輕重的生理需求 那為甚麼文言文或古詩詞甚至戲曲不應該出現輕聲

3.ㄦ話韻既然有變義功能為甚麼在台灣卻不再有人使用了呢? A:懶得發音

Q1. ㄦ化韻只會出現於詞彙的哪個位置?
A1:一個詞的尾
Q2.輕音本身的發音較一般聲調輕,若是在句子中,會受前一字的語調影響而改變調值高低,那在教學中,教師能用什麼教學方式或發音方式協助學生學習呢?
A2:誇大發音、強調輕聲前一個字跟輕聲
Q3.除了課本出現的語助詞(啊、呀、哇、哪),你平常還使用哪些語助詞?
A3:齁、啦、喔、哦、勒、囉、欸、嘛、吧
Q4.帶ㄦ化的詞,詞性多為何?ㄦ化韻運用的習慣多出現於什麼東西?請寫出有「乾、捲、擦、貼、伴」的ㄦ化音詞彙。(影片、C.h.8, lvl.1, lvl.3)
A4:名詞,小的、少的、短暫的、非正式的。餅乾兒、髮捲兒、橡皮擦兒、貼紙兒、同伴兒
Q5.ㄦ化韻的變音裡,部分屬於語流音變的「脫落現象」。脫落現象有什麼特色?請以ㄦ化韻舉例。(閱讀8、Ch.8, lvl.1, lvl.2)
A5:音素被省略。小孩兒、小鬼兒
Q6. 指稱詞「這、那、哪」連音音讀,只出現在特定對象和數字「一」連用時變音。請觀察課本P168-170的例句,找出其共通點,然後想想,我們真的是這樣說嗎?(Ch.8, lvl.1, lvl.3)
A6:指特定對象(單一性)、 一後面加量詞的時候



心得:期中考才剛結束但是忙碌的日子卻又接踵而來,加油吧我~